八、健全监管协作机制。
第二包:古浪生态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若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未成功上传,则视为未按时递交投标文件。
(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不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的方可参加本项目的投标(自获取招标文件起至截止投标截止日前在信用中国、中国政府采购网查询结果为准,如相关失信记录失效,供应商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供应商需提供的证明资料必须列明有信用截图或信用报告均可,截图时间以电脑右下角时间为准,若截图或信用报告未显示时间或时间超出所要求的时间范围的视为无效投标)。拟派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须具备建筑工程贰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且注册在本单位并持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002100JH620622001项目名称:武威市生态环境局古浪分局古浪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提升项目(一期)预算金额:122(万元)最高限价:120.0(万元)采购需求:第一包:古浪生态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改造。2.(1)供应商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06-16至2023-07-06,每天上午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地点:武威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方式:获取方式: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在武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注册,并获取数字证书,方可办理业务。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宋豫秦代表智库专家致辞。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为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主任委员颁发聘书。【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2023年6月20日上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北京举行ESG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孙晓华出席大会并为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和5家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单位授牌。会议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郑庆宝主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继辉代表支持单位致辞。
近百位ESG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特邀新闻媒体代表参加会议。原标题: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将于12月份出版发布国内首部企业ESG蓝皮书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
省重点实验室是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汇聚创新人才、推动学科发展、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的重要支撑和载体。经组织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现场核查、诚信审查等程序,并经省科技厅2023年第10次厅务会议审议,共有67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类、企业类)入选拟认定名单,包括科学仪器制造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离子医学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智能地下探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根据《安徽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安徽省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优化任务。【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日前,安徽省科技厅公示拟认定67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类、企业类)名单。
2022年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类型 依托单位 产业领域 归口管理部门 1 数字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智能低碳信息技术与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集成电路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量子网络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 光学定量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7 自旋芯片研发与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 新一代信息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 8 儿童骨骼疾病智能诊断与精准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新华医院、安徽省儿科医学研究所) 新一代信息技术 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新华医院、安徽省儿科医学研究所) 9 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新一代信息技术 蚌埠市科技局 10 耕地质量智慧监测与地力提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庆师范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安庆师范大学 11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合肥工业大学 12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系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工程大学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安徽工程大学 13 科学仪器制造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端装备制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机电产品低碳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工业大学 15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学院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学院 16 功率半导体封装与可靠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合肥工业大学 17 智能地下探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建筑大学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安徽建筑大学 18 微小型反应堆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9 动物源食品绿色制造与资源挖掘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绿色食品 合肥工业大学 20 林木资源培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农业大学 绿色食品 安徽农业大学 21 园艺作物品质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农业大学 绿色食品 安徽农业大学 22 功能农业与功能食品安徽省重点实验 高校院所类 安徽科技学院 绿色食品 安徽科技学院 23 粮食和蔬菜病虫害抗药性治理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绿色食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24 新发突发传染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命健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感染性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医科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医科大学 26 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及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医科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医科大学 27 脑库构建及资源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医科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医科大学 28 经脉脏腑相关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中医药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9 中医药防治肺系重大疾病应用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中医药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中医药大学 30 新型生命医学成像与智能处理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 生命健康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 31 中药质量评价与品质提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皖西学院 生命健康 皖西学院 32 资源昆虫生物学与创新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农业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农业大学 33 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皖南医学院 生命健康 皖南医学院 34 炎症相关性疾病基础与转化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蚌埠医学院 生命健康 蚌埠医学院 35 生物医学材料与化学测量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师范大学 新材料 安徽师范大学 36 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理工大学 新材料 安徽理工大学 37 磁性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大学 新材料 安徽大学 38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建筑大学 新材料 安徽建筑大学 39 安全人工智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大学 人工智能 安徽大学 40 智能计算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淮北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 淮北师范大学 41 徽州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意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数字创意 合肥工业大学 42 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 合肥市科技局 43 溢流法玻璃基板新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 芜湖市科技局 44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及试验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合肥市科技局 45 氢能储运装备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46 航空氧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47 航空电源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48 高端装备关键摩擦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49 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50 稀有气体分离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51 新型玻璃制造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蚌埠市科技局 52 水泥制造绿色低碳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合肥市科技局 53 氢燃料电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六安市科技局 54 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食品 合肥市科技局 55 离子医学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生命健康 合肥市科技局 56 中药配方颗粒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华润金蟾药业有限公司 生命健康 淮北市科技局 57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药用辅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健康 淮南市科技局 58 绿色催化及新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材料 安庆市科技局 59 润滑新材料与智能润滑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中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安庆市科技局 60 光气产业绿色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归口管理:宣城市科技局,协同管理:池州市科技局 61 高性能膜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合肥市科技局 62 高储能电容器及高性能介质薄膜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铜陵市科技局 63 功能性生态皮革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银河皮革有限公司 新材料 阜阳市科技局 64 工业数据智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 合肥市科技局 65 医疗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讯飞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 合肥市科技局 66 固态发酵智能酿造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 亳州市科技局 67 爆炸能量利用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其他 淮北市科技局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2022年11月,安徽省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2022年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重塑新型省级实验室体系,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到2025年,布局建设(重组)省实验室1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300家左右(其中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100家左右)。公示时间为2023年6月25日-7月1日
2022年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类型 依托单位 产业领域 归口管理部门 1 数字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智能低碳信息技术与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集成电路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量子网络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 光学定量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7 自旋芯片研发与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 新一代信息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 8 儿童骨骼疾病智能诊断与精准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新华医院、安徽省儿科医学研究所) 新一代信息技术 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新华医院、安徽省儿科医学研究所) 9 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新一代信息技术 蚌埠市科技局 10 耕地质量智慧监测与地力提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庆师范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安庆师范大学 11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合肥工业大学 12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系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工程大学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安徽工程大学 13 科学仪器制造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端装备制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机电产品低碳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工业大学 15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学院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学院 16 功率半导体封装与可靠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合肥工业大学 17 智能地下探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建筑大学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安徽建筑大学 18 微小型反应堆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9 动物源食品绿色制造与资源挖掘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绿色食品 合肥工业大学 20 林木资源培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农业大学 绿色食品 安徽农业大学 21 园艺作物品质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农业大学 绿色食品 安徽农业大学 22 功能农业与功能食品安徽省重点实验 高校院所类 安徽科技学院 绿色食品 安徽科技学院 23 粮食和蔬菜病虫害抗药性治理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绿色食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24 新发突发传染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命健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感染性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医科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医科大学 26 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及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医科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医科大学 27 脑库构建及资源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医科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医科大学 28 经脉脏腑相关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中医药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9 中医药防治肺系重大疾病应用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中医药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中医药大学 30 新型生命医学成像与智能处理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 生命健康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 31 中药质量评价与品质提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皖西学院 生命健康 皖西学院 32 资源昆虫生物学与创新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农业大学 生命健康 安徽农业大学 33 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皖南医学院 生命健康 皖南医学院 34 炎症相关性疾病基础与转化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蚌埠医学院 生命健康 蚌埠医学院 35 生物医学材料与化学测量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师范大学 新材料 安徽师范大学 36 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理工大学 新材料 安徽理工大学 37 磁性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大学 新材料 安徽大学 38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建筑大学 新材料 安徽建筑大学 39 安全人工智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安徽大学 人工智能 安徽大学 40 智能计算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淮北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 淮北师范大学 41 徽州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意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院所类 合肥工业大学 数字创意 合肥工业大学 42 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 合肥市科技局 43 溢流法玻璃基板新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 芜湖市科技局 44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及试验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合肥市科技局 45 氢能储运装备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46 航空氧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47 航空电源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48 高端装备关键摩擦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49 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50 稀有气体分离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合肥市科技局 51 新型玻璃制造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蚌埠市科技局 52 水泥制造绿色低碳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合肥市科技局 53 氢燃料电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六安市科技局 54 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食品 合肥市科技局 55 离子医学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生命健康 合肥市科技局 56 中药配方颗粒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华润金蟾药业有限公司 生命健康 淮北市科技局 57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药用辅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健康 淮南市科技局 58 绿色催化及新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材料 安庆市科技局 59 润滑新材料与智能润滑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中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安庆市科技局 60 光气产业绿色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归口管理:宣城市科技局,协同管理:池州市科技局 61 高性能膜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合肥市科技局 62 高储能电容器及高性能介质薄膜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铜陵市科技局 63 功能性生态皮革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银河皮革有限公司 新材料 阜阳市科技局 64 工业数据智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 合肥市科技局 65 医疗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讯飞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 合肥市科技局 66 固态发酵智能酿造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 亳州市科技局 67 爆炸能量利用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类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其他 淮北市科技局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2022年11月,安徽省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2022年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重塑新型省级实验室体系,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经组织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现场核查、诚信审查等程序,并经省科技厅2023年第10次厅务会议审议,共有67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类、企业类)入选拟认定名单,包括科学仪器制造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离子医学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智能地下探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到2025年,布局建设(重组)省实验室1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300家左右(其中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100家左右)。
根据《安徽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安徽省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优化任务。省重点实验室是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汇聚创新人才、推动学科发展、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的重要支撑和载体。【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日前,安徽省科技厅公示拟认定67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类、企业类)名单。公示时间为2023年6月25日-7月1日至此,垃圾分类,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餐厨垃圾收运,危险废弃物等应用场景均开始与二维码结合,与信息化接轨,赋码溯源和监督开始变得常态化。便于排污信息追本溯源,便于企业自行管理,便于环境执法信息查询,便于公众监督,信息化手段与环境保护的结合正在为精细化管理和全过程管理提供更大的便利。
不仅如此,2021年,浙江省基于国网新能源云数字经济平台,以迭代升级后的碳效码为核心的工业碳效码发布上线,包含一码三标识实施企业碳效水平、效率、中和三个维度对标,全省11个地市区域、重点行业实现碳监测,更延伸出了碳效贷款模式,为环保信用度高的企业争取更多融资机会和便利。【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从2021年11月征意开始,时隔一年半左右,《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二维码标识技术规范》(HJ 12972023)终于落地,自2023年5月26日起实施,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推动排污许可证由一本书转变成一张网,提升信息化手段辅助执法监管。
生态环境部也表示,上海、海南、广西、浙江、河北、济南等地区已在全国率先设立排放口二维码标志牌,下一步还将继续推进污染物排放口二维码标识的应用实施。确实,目前已经有不少地区在码上环保这个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
为污染数据赋码,为排污企业赋码,为污染物赋码,这是智慧环保深入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以此为基础,监管部门也将对相关企业进行分级管控,实现精准执法、合理调度。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解构污染数据、治理数据、监管数据,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架构统筹规范的桥梁,二维码是一个入口,也是一个突破口,在智慧环保体系构建和完善中建立了新的支点。环保码带来的信息化服务整合了非常多的数据,包括排污单位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口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监测技术等基本信息,环保设备运行和实时监测、联网等基本信息,甚至污染防治设施工艺、生产线信息,监督执法时间、内容、结果、处罚决定等信息,让纷繁的数据得以归口,实现更有效的管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人工智能、区块链,甚至是VR技术、AR技术,其带来的变革都是为智慧化转型、信息化转型服务的,对于生态环境污染的复杂形势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的码上监管,想必很多人都应该不陌生了。同年,浙江企业环保码正式公测的消息不胫而走,杭州先试先行,构建了以企业环保码为核心的智能监管与服务体系,动态反映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企业环境安全风险状况生成的红、黄、绿三色二维码。
据说,江苏常州也创新了碳耗码,采用了国网常州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显示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消耗能源所造成的碳排放量数据。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说,国家大力发展智慧环保,推动污染治理信息化和智慧化转型的重要因素。
统一编码,实时信息,就像这次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二维码标识,其内容包括排污单位基本信息、大气或水污染物排放口基本信息、排放口污染物排放信息以及相应的自行监测、环境管理要求等内容。如2020年山东出台了首部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的规章,就要求新增和现有非道路移动机械就近登记,实行一机一码的统一管理
确实,目前已经有不少地区在码上环保这个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码上监管,想必很多人都应该不陌生了。不仅如此,2021年,浙江省基于国网新能源云数字经济平台,以迭代升级后的碳效码为核心的工业碳效码发布上线,包含一码三标识实施企业碳效水平、效率、中和三个维度对标,全省11个地市区域、重点行业实现碳监测,更延伸出了碳效贷款模式,为环保信用度高的企业争取更多融资机会和便利。解构污染数据、治理数据、监管数据,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架构统筹规范的桥梁,二维码是一个入口,也是一个突破口,在智慧环保体系构建和完善中建立了新的支点。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从2021年11月征意开始,时隔一年半左右,《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二维码标识技术规范》(HJ 12972023)终于落地,自2023年5月26日起实施,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推动排污许可证由一本书转变成一张网,提升信息化手段辅助执法监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人工智能、区块链,甚至是VR技术、AR技术,其带来的变革都是为智慧化转型、信息化转型服务的,对于生态环境污染的复杂形势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如2020年山东出台了首部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的规章,就要求新增和现有非道路移动机械就近登记,实行一机一码的统一管理。为污染数据赋码,为排污企业赋码,为污染物赋码,这是智慧环保深入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
环保码带来的信息化服务整合了非常多的数据,包括排污单位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口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监测技术等基本信息,环保设备运行和实时监测、联网等基本信息,甚至污染防治设施工艺、生产线信息,监督执法时间、内容、结果、处罚决定等信息,让纷繁的数据得以归口,实现更有效的管理。据说,江苏常州也创新了碳耗码,采用了国网常州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显示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消耗能源所造成的碳排放量数据。